南宁出台22条政策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发展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南宁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出台第一批22条政策措施,全力支持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简称南A中心)高质量发展,旨在加快构建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助力广西打造成为中国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枢纽,为构建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增添新动力。​

广西作为面向东盟开放合作的前沿和窗口,处于中国14亿人口大市场与东盟7亿人口大市场的关键连接点。这里不仅有丰富的能源供应体系,还具备东盟语料基础、东盟语言人才基础,高校在AI教学和科研方面也颇具根基,再加上多重政策红利叠加,在落实《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以及开展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合作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南宁紧紧抓住国家实施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等重大机遇,积极投身人工智能时代浪潮,全力构建“北上广深研发+广西集成+东盟应用”的跨境产业生态,加速推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的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城市高质量发展培育新动能、厚植新优势。​

此次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紧密围绕支持和服务企业落地、推动南A中心高质量发展的导向,大力强化场地、资金、人才、算力、数据等关键要素供给。具体从7大方面提出了22条支持举措,为南A中心建设提供最优质的政策支持和最完善的服务保障,全力推动南宁建成面向东盟的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在促进人工智能企业集聚方面,南宁市诚意满满。对于落户南A中心的国内外优质人工智能企业及创新团队,将提供不少于2年、人均最高15平方米、累计最高500平方米的零租金“拎包入住”办公场地,同时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创业启动资金支持,还提供最长2年的人才公寓免租名额。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对于来自东盟地区入驻南A中心的外商投资企业或团队,将视实际情况给予最大2倍的支持力度。这一系列举措,无疑为企业“搭好台”,为人才“铺好路”,极大增强了东盟合作的“强磁场”效应。此外,还给予展示推广支持,助力企业提升知名度。同时,支持东盟企业入驻,进一步促进区域间企业的交流与合作。

在支持数据治理和开放上,南宁市拿出了“真金白银”鼓励创新。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建设包括语料库在内的高质量数据集,最高可获得100万元奖励;对通过南宁市公共数据授权运营平台开展数据融合应用,并形成高质量数据产品和优质数据服务的,同样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这相当于为数据治理和开放设立了“双料奖金池”,激励各方将数据“富矿”转化为发展“金矿”。通过支持建设数据集、支持开发利用公共数据资源等措施,充分挖掘数据价值,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

在支持模型开发与应用领域,南宁市设立了南宁市人工智能科技专项,大力支持企业进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企业在南A中心设立研发中心并开展模型开发本地化前沿技术研发和成果转化,经立项可获得单个项目最高500万元的支持。每年还分别发放最高5000万元“算力券”,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等购买南A中心的算力服务,并且每年按实际使用算力结算金额的30%给予最高200万元奖励。

此外,鼓励围绕“人工智能+”文旅、制造、金融、交通、农业、医疗、教育、社会治理等众多领域打造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根据场景的适用性、创新性、应用效果等情况,每年评定标杆型示范应用场景,按场景建设规模每个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通过支持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支持模型训练、支持模型场景应用落地、鼓励开展模型合规备案等措施,全面推动模型开发与应用的创新发展。​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