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消息称,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经广泛调研,形成了《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025年标准制定指南》,并计划组织制定一批人工智能关键亟需标准,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人工智能相关标准立项建议,此次征集重点聚焦数据安全与伦理问题。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发展迅猛,已广泛渗透到各行各业,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但随着人工智能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诸多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数据安全隐患凸显,大量个人信息和重要数据在人工智能系统运行过程中面临泄露、滥用风险;同时,伦理争议频发,例如算法偏见、决策不可解释性等,对社会公平和个人权益造成潜在威胁。在此背景下,制定相关行业标准迫在眉睫。
此次公开征集的人工智能标准立项建议,将围绕指南提出的基础共性、关键基础技术、产品服务、赋能应用、安全治理等五个方向推进,且重点考虑2025年拟制定标准。在安全治理方向中,数据安全与伦理问题成为核心关注点。在数据安全方面,或将涉及数据收集、存储、使用、传输、销毁全生命周期的安全规范,比如明确数据收集的最小必要原则,规定数据存储的加密要求,规范数据使用中的授权机制等,以此保障数据在人工智能产业生态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在伦理问题上,可能涵盖算法设计应遵循的公平、公正、透明原则,以及对人工智能系统决策过程可解释性的要求,避免因算法歧视等伦理问题导致社会不良影响。
参与此次申报的单位需具备一定条件,包括拥有合法的法人资格,具备充足的专业技术能力、标准化专业人员,且须是标委会的工作组成员。申报单位应在2025年4月30日之前提交建议。
工信部人工智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展此次征集活动,旨在加快完善人工智能标准体系,满足人工智能技术快速迭代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对标准化的新需求。通过制定统一标准,一方面可引导企业规范人工智能产品研发、生产与服务流程,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能够有效防范数据安全风险,化解伦理争议,推动人工智能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我国人工智能产业在全球竞争中筑牢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