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11月9日,微鲸VR内容制作总监宿斌在由法制晚报举办的虫洞VR沙龙上分享了有关VR拍摄与直播的经验。作为一名VR视频的长期关注者,我也参加了这次活动。宿导的分享非常精彩,于是我选取了其中的一些干货分享给大家。
VR不是电视,也不是电影
从拍摄角度来讲,我们并不认为VR适合传统意义的电视模式。目前所有综艺节目的表演和舞台布置都是基于电视节目多年经验形成的套路。如果我们用传统方式拍摄VR视频会失去很多的趣味性,我们希望通过拍摄VR综艺节目来探索出一条适合VR的道路。在制作VR综艺节目时我们遇到了很多坑,比如如何解决传统的穿帮问题,如何解决现场的缝合问题,如何跟节目组争取机位,包括现场设备的散热,包括现场拍摄的超大数据吞吐量,我们在拍摄《中国新歌声》时一天需要的数据吞吐量是10TB。这些都是很大的问题。
讲到综艺,我有几个最重要的感受。第一个就是近,VR追求真实的还原性。我们之前在现场拍摄因为受到传统综艺拍摄的影响,所以机位设置得比较远,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你看不清演员的脸,这时候VR更像是一台监视器。在我们拍摄《中国新歌声》的时候,通过与节目组和嘉宾的沟通,我们实现了机位尽可能靠得更近。当我们的拍摄距离达到1.5-2米,观众用VR眼镜观看的时候就会觉得真的就在身边。传统拍摄会有一些特写,而VR只有通过近距离拍摄来实现,我们在法国波尔多拍摄的时候,最近拍摄距离可以达到70-80厘米,这样就替代了传统拍摄的特写。
第二个感受就是选择。VR的观众不只是传统视频的接受者,VR更强调的是“我在”,就是通过我自己的观察方式来观看一个节目或一部视频,不受导演选择性的限制。比如说VR的观众在现场永远不会看到诸如传统节目里多次闪回的强调戏剧性的画面,看什么是观众的自由选择。在前期剪辑和后期处理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如果按照电视剪辑的节奏和处理方式在VR上是行不通的,所以我们未来的新版本会实现观众自由选择机位和区域。我们会在后场、嘉宾席、观众席以及演员身边架设一些机位,同时实现多数据流同时播放和热点的切换,让观众来选择他们要站在哪个角度或哪个位置来观看。
第三个感受是VR不只是360度视频,它带来的是一种完全不同的空间感,所以我们一些传统综艺的舞台是满足不了VR的。我们在拍摄《中国新歌声》的时候,整个舞美是美国人来设计的,他们的设计是立体风格,整个空间感做得非常棒,灯光也做得非常棒,特别符合VR的空间感。我们会利用物体和人物的运动,利用上下的空间关系,构造一个VR的空间结构。最早在综艺节目中我们设置了大概十多个机位,后来发现在剪辑过程中很多机位是重复的或者没有太多必要性的,这里并不是说一场综艺用多少个机位就是体现了水平的,更重要的是你能否在有效的位置架设机位,或者是能够靠得更近。之后我们拍摄《中国新歌声》,能够使用有效的机位大概有五个。
关于VR内容,我们更多考虑如何让观众有一个独立的体验
现在VR内容非常火热,很可能成为一个全新的市场。因为资本市场的热捧,也导致我们的从业者非常短视,缺乏一种探索,大部分采用了一种套拍的方式。我们之前也进行了一些套拍,之后我们总结经验的时候,我们开始更多考虑如何让观众有一个独立的体验。
很多人认为VR就是360度,包括我们称呼VR也会用一个词“全景”,其实全景与VR本质的区别在于全景只是VR的一个特征。现在很多团队在拍摄VR视频时会让演员围成一圈,让观众像我们小时候做游戏那样去寻找某个人某个点,而很少去思考VR的基本特征和VR内容到底是什么,或者说VR到底是什么。
我们的观点是我们要学习电影,更要勇敢抛弃电影。因为VR不是电影和电视,它是一个新的媒体,它不同于我们以往的视觉表达,它无法用镜头语言和剪辑语言来讲故事,它突破了传统的框。我们认为VR更多是一个moment(时刻),是把观众带到现场,所以才能够有一种沉浸感,所以才叫“我在”。
我们没有办法提供传统的特写,但我们可以靠近,可以让画面中的人物就在你身边,你会感觉能够触摸到对方。我们在拍摄《极地》的时候,片中的新娘就在你一米处,你真的能感觉她就在你身边,而且是立体的,观众会通过自己的方式观看和探索。
我常常打一个比方,我不希望观众只是看一个讲述孤独的故事,我更希望通过画面和声音带给观众一种强烈的孤独感,而这是两种感觉。
微鲸在内容上做了什么
我们在今年4月开始对VR内容进行探索,我们不只是在设备和技术上进行一些改进,更多是在探索视觉语言的表达,这个很像我们去尝试一种新的语言。当我们抛开了传统镜头的切换、剪辑和长镜头的推拉摇移等所谓传统的技术,我们必须要定义VR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所以我们定义了拍摄的空间划分,定义了转场的线索,定义了不同距离的视觉感受,定义了不同时长的镜头。这里简单解释一下不同距离的视觉感受,比如说当一个人在你的70厘米、1米、1.5米或2米的距离,不同距离不同高度带给观众的感受和体验是不同的。而关于不同时长的镜头,我们在剪辑发现,时长少于15秒或17秒的镜头都太短了,根本没法让观众在这个空间和时间能够了解其看到的全部信息,所以需要增加镜头时长。
这里特别说明一下VR拍摄的空间划分。我们发现大部分VR视频遇到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你必须要站着看,因为你不知道信息源是从左还是从右出现,这样导致了你在空间里迷失。由此我们定义了VR拍摄的空间划分,对于任何设备我们都会标定一个正方向位,正方向所在的120度为正视区。我们人眼的观察角度一般在120度,有效的VR眼镜一般是在90-100度,把头往两边转动最大程度是正轴方向往后30度,也就是说120度的正视区加两边各60度等于人正常转动头部的视区,后面的120度盲区是必须需要人站立并且转动身体才能观看的。
当我们划分完区域之后,我们就可以定义调度了,我们定义所有的表演都是在正面90度和120度的空间区域里,由此我们就有了一个机位示意图。整个空间区域就像是12个时区,在拍摄时候的,演员从VR摄像机正方向的12点走到9点或6点位置(相当于从观众面前右侧走到左侧),下一个转场则是从9点走回12点位置(相当于从观众面前左侧走回右侧),这样镜头与镜头的转场不必要让观众始终围绕机位去转圈,而且大部分时间可以留在观众前方180度的区域,而后面的盲区只是偶尔留给观众的一些惊喜。有了这样的方式之后,我们在剪辑过程中就有了一个规则,我们就通过这种规则来方便的制作VR影片,而不再是盲目的选择机位,或者临时性的随意拍摄了。观众在观看时也会有一个默认方向,很适合躺在床上或坐在沙发上看一个有趣的VR节目或影片。
2016年我们已经拍摄的内容非常多,包括《中国新歌声》、《盖世英雄》等等。在拍摄综艺节目时我们的压力还是满大的,因为我们的内容团队总共也才20来人,但同时肩负着《中国新歌声》、《盖世英雄》、《极地》等多个项目的同时执行,我们的成员当中也不仅仅是摄像师,还有制片人和后期,总体来说是一个综合性的部门。
最后,我们希望观众能够看到一些不可思议的现场,无论是直播还是视频。我们也希望大家能够了解一些我们不曾到达的地方,明年我们可能拍摄一些极地的题材,包括珠峰和南极北极,这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实地去感受的。我们还想拍摄一些温暖人心的故事,促进我们想象力的延伸。我们觉得VR就是一个梦,它是可以通过技术方式来呈现的,而微鲸VR更愿意成为一名造梦师。
【913VR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及回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