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手术中佩戴VR头显可减少局部麻醉剂用量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麻醉一直以来都是手术中最为复杂的环节之一。在手术过程中,医生必须使患者保持镇静并抑制他们的疼痛反应,但又不能干扰身体的关键生理功能,包括心跳、呼吸和维持稳定的血压。

虽然现代麻醉技术已经相对来说较为成熟,但它仍然存在许多风险。因此,基于麻醉效果的新药和新技术的研究一直都在继续。

多年来,将虚拟现实技术作为手术麻醉附加疗法使用的调查也一直是研究的重点,而该研究是与区域麻醉研究共同进行的。

与患者完全失去知觉的全身麻醉不同,接受区域麻醉的人会镇静但仍保持清醒。区域麻醉所使用到的神经阻滞用于抑制身体特定和有限部位的感觉,通常用于四肢手术,例如胳膊、手、腿或脚。

由于患者保持清醒,因此减轻他们的手术恐惧至关重要。许多患者会注射镇静剂,这样他们就可以在手术过程中保持放松甚至昏昏欲睡。

而随着虚拟现实技术的出现,医护人员现在开始使用VR头显来让患者沉浸在一个身临其境的3D世界中,比如森林、山顶或夜空,以分散患者注意力。设备还会播放指导冥想的声音帮助患者放松,告诉患者“手术很顺利,尽量不要动”,让他们在放松镇静的状态下完成手术,从而减少镇静剂的使用。

波士顿Beth Israel Deaconess医疗中心研究人员近期领导了一项小型研究,研究观察了34名接受无需全身麻醉的手部手术的患者。通过该研究发现:通过VR技术,有望减少手术中局部麻醉剂用量。作为一种医疗手段,VR技术已在缓解急性和慢性疼痛中被广泛使用,此外,研究人员也正在尝试VR是否在外科手术中同样适用。

外科手术的并发症之一就包括患者对麻醉产生不良反应。大多数副作用都是轻微和暂时的,如恶心、呕吐、发冷、神志不清,以及由呼吸道引起的喉咙痛。有些则更为严重,如术后认知功能障碍、体温过高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等。

负责领导这项研究的科罗拉多大学医院麻醉师Adeel Faruki博士表示:“麻醉领域一直专注于提高患者手术安全和护理质量。目前有许多研究正在评估VR是否可以应用于骨科关节手术。”

在研究过程中,Adeel Faruki和他的同事们将这些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VR实验组则在手术过程中佩戴VR头显和降噪耳机,沉浸在例如森林、草地等适合冥想的自然场景中,让他们保持冷静放松。两组患者均注射局部麻醉和镇静异丙酚(或应患者要求或遵医嘱)。

研究人员发现,VR实验组患者所需的异丙酚剂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平均每小时需750.6毫克的镇静剂,而VR实验组患者则只需要125.3毫克。在VR组的17名患者中,只有4名患者在手术中注射异丙酚,而对照组的所有患者都需要注射。

两组患者都表示,他们的疼痛感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在手术过程中感到放松。他们的疼痛感和手术结果方面没有显著体验差异。简而言之,用VR转移患者注意力可以实现同镇静药物一样的效果。

少用异丙酚有诸多好处。这种药物通常被用作手术期间的镇静剂,但使用有许多风险,例如可能会抑制患者呼吸等。据说当年迈克尔·杰克逊的死因即私人医生康拉德·莫里为他注射了致命剂量的异丙酚而导致心脏病突发死亡。

异丙酚对大脑也会造成损害,可能会导致术后认知能力下降。因此,接受VR辅助治疗的患者比全靠异丙酚药效的患者术后恢复得更快更好。VR实验组患者平均恢复时间约65分钟,比对照组患者75分钟的平均恢复时间提前了10分钟。

研究人员坦言VR辅助治疗也有其局限性,患者要取得理想效果的前提是自愿接受VR辅助治疗。而在本项研究中,一切都是以公开透明的原则进行的,所有人都知道哪些患者正在接受VR辅助治疗,哪些没有。这就导致了另一种可能性,即工作人员可能会为用VR辅助治疗的患者注射较少量的异丙酚,从而无意中影响到实验结果。

总之,这项研究想说明的是,VR可以让患者在接受更少剂量镇定剂的情况下舒适地进行手术。这并不能证明VR辅助治疗更好,只是证明了它可能和镇静药物一样有效。

来源:Virtual Reality Insider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