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6月,arpara正式推出了一款超轻薄、超高清的PC VR头显——arpara 5K VR头显。这款重量仅有200克、体积为普通VR头显一半,却搭载了双眼5K(5120×2560)超高分辨率屏幕的VR头显一经发布,就吸引了业界和VR爱好者的高度关注。
93913也在第一时间拿到了这款设备并进行了评测。值得肯定的是,arpara 5K VR头显无论是在佩戴舒适度上,还是在画面的显示效果上,都有着优秀的表现,此外还提供了双眼的屈光度调节功能,大大提升了近视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时arpara 5K VR头显想要畅玩Steam平台的PC VR大作,必须要借助第三方的硬件来实现6DoF定位追踪功能,而玩家们一直在期待arpara推出第一方的定位器配件,带来更稳定和更便利的6DoF使用体验。
在经历了大半年的等待后,arpara终于在今年年初发售了专门适配arpara 5K VR头显6DoF定位器配件——arpara Tracker,补全了arpara PC VR生态的最后一片拼图,最终打包成游戏套装推出,给了爱好者们一站式PC VR体验。
拿到游戏套装以后,我们第一时间进行了评测。(arpara 游戏套装包装内容以最终官方宣布为准)
本次评测我们使用的硬件包括:arpara游戏套装内含的arpara 5K VR头显、arpara Tracker和官方DP1.4线材,还有2个SteamVR 2.0定位基站、1对Valve Index指虎手柄,以及一台配有英伟达RTX 2070S显卡的台式PC主机。
先说结论,arpara Tracker定位器能够完美适配Steam VR 2.0定位系统以及备受好评的Valve Index指虎手柄,在保证定位精准流畅的同时,也兼顾了安装设置的便捷性,可以称得上是arpara 5K VR头显的「最佳伴侣」。下面就来看一看我们的具体评测吧!
外观、规格与安装
arpara Tracker通体黑色,正面来看,面板做了磨砂处理并印有品牌LOGO,外观大气兼具科技感。面板的凹陷处设置有总计28个Triad光学传感器,确保全方位稳定的接收SteamVR基站的定位信息。
arpara Tracker的背面能够清楚的看到其与arpara 5K VR头显的连接方式:上方的Micro USB接口在使用时需要插入头显上方对应的接口中,下方的黑色长条则是用来将arpara Tracker固定在头显上的抱夹式固定机构。
对比安装前后的外观,arpara 5K VR头显就像穿了一套「铠甲」,虽然体积稍有增大,但从重量上来说,arpara Tracker重量仅仅122克,加上头显也不过320克出头,依然要轻于绝大多数其他品牌的PC VR头显。接下来,我们需要通过一条数据线来将VR头显与PC进行连接。本次评测中我们使用的是arpara官方提供的3.5米DP1.4数据线。
将数据线的USB-C口接入arpara 5K VR头显下方左侧的接口,再将DP接口与USB 3.0接口插入PC对应的接口中,我们就完成了头显与PC的连接工作。此后,我们还需要架设好Steam VR 2.0定位系统的2个基站。
Steam VR 2.0定位系统的2个基站最好安装在活动区域对角线两端的高处,以确保无论用户如何行动也不会产生定位的盲区,当然如果条件不允许,仅仅将基站分别放置在电脑桌的两端也能够让定位系统正常工作,只是当你转身背朝PC的时候,定位系统可能会因为身体的遮挡偶尔出现定位丢失的情况。
这里还有一个小Tips:arpara提供的线缆用料和做工比较良心,因此在进行VR体验的时候如果动作幅度较大,可能因线缆下坠导致与VR头显的USB-C接口产生松动,造成黑屏影响游戏进行。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像上图一样尝试将这条线缆挂在空中,获得更好的体验。同时,arpara提供的3.5米DP1.4线材也附赠了小夹子,可以提供收线功能。
接下来,启动PC上的Steam以及Steam VR,我们还需要设置基站信道、进行手柄的配对并配置房间追踪功能。
默认情况下,Steam VR 2.0追踪基站使用的信道为S-0和S-1,将鼠标悬浮在SteamVR面板基站图标上即可分别查看基站当前的信道。如果2个基站使用了相同的信道,需要使用回形针戳下基站背面用于调整信道的小孔,使2个基站分别使用不同的信道进行工作,需要注意的是,切换信道可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直到SteamVR窗口识别出更改为止。
接下来,在SteamVR面板手柄图标上右击鼠标,即可进行手柄的配对,根据SteamVR的引导进行操作即可。当基站和手柄全部正确连接时,SteamVR窗口应当会以彩色图标显示头显、两个手柄以及两个基站,表示设备均已完成连接。
最后,我们还需要点击SteamVR窗口左上角的三条横线,在弹出的菜单中选择房间设置,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设置仅站立还是房间规模的位置追踪,并按照SteamVR的指引完成操作。
到此,arpara Tracker的设置工作已经全部完成,接下来我们就可以打开Steam中的VR游戏和应用,进行畅快的体验啦!
游戏体验
▲「灭亡之后:凛冬(After The Fall)」
在本次对arpara Tracker的评测中,我们分别测试了热门音游「Beat Saber」、VR版打砖块「VRKANOID – BRICK BREAKING GAME」、倍受好评的国产VR对抗射击游戏「雇佣战士(Contractors)」以及刚刚上线不久的VR版求生之路「灭亡之后:凛冬(After The Fall)」。
整体来说,arpara Tracker和arpara 5K VR头显能够在4K分辨率@90Hz刷新率的状态下稳定的工作(DP1.4数据线最高支持5088×2544分辨率@70Hz刷新率画面显示),无论是需要反应速度的例如「Beat Saber」与「灭亡之后:凛冬」还是对于定位精度要求较高的「VRKANOID – BRICK BREAKING GAME」与「雇佣战士」,arpara Tracker表现优异,使用中无论做出怎样快速的挥动动作,或者快速转动头部观察其他方向的环境,都能够没有任何迟滞且精准的反馈在游戏中。
以「灭亡之后:凛冬」为例,得益于arpara 5K VR头显优秀的屏幕素质,游戏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沉浸感,无论在昏暗的室内,还是开阔的室外,游戏内环境的各种细节纤毫毕现。出色的Micro-OLED屏幕还有一个优点在于明暗对比,像素自发光的特点让用户能够在昏暗的场景下准确的分辨敌人以及各类物品,于细微之处将用户体验再次提升一个档次。
另一方面,我们在测试「灭亡之后:凛冬」时使用的武器并没有类似准星或者红外瞄具这样能够辅助瞄准的功能,完全依赖于拟真的「三点一线」式的机械瞄准方式来精确的击杀敌人。这需要VR头显和手柄均实现稳定不漂移的定位。
在游戏过程中,当我们凝神瞄准远距离的敌人时,VR头显和手柄手柄的定位十分稳定,只要我们以正确的方式进行瞄准,就能完美的实现「指哪打哪」,让人人都能化身神枪手,远距离给敌人来个「Headshot」,先行进行火力压制削减敌人数量,从而降低近距离缠斗时的难度。
写在最后
相比其他主流的PC VR头显例如Rift S、Valve Index以及HTC Vive,arpara Gaming Kit游戏套装的优势十分明显:
首先,arpara 5K VR头显Micro-OLED屏幕的分辨率(单眼2560×2560)远超这些较老的PC VR头显(Rift S为单眼1280 x 1440,Valve Index为单眼1400×1600,HTC Vive为单眼1200×1080),能够带来几乎没有像素感的超清晰画面以及鲜艳的色彩;
其次,arpara Tracker+arpara 5K VR头显仅仅322克的重量也能够为体验加分不少,缓解过去「泰山压顶」式的VR游戏体验;
最后,arpara Tracker实现了精准、稳定的6DoF定位,不仅能够为VR游戏带来精准的交互,也能够保证用户不会因为定位系统而受到视角漂移等问题的困扰,为arpara 5K VR头显的优秀画面体验再加上了一重保障。
▲B站UP主 @Pink丹 试戴arpara 5K VR头显+arpara Tracker
当下,诸多老牌的VR厂商已经逐渐放弃PC VR市场,例如Meta(原Oculus)早已完全放弃了PC VR的产品线,V社的下一代VR产品据传也将是一台一体机。这就带来了PC VR头显市场的真空地带——玩家们对于更高清、更轻便且溢价较低的6DoF PC VR头显一直处于求而不得的状态。
而近几年发展较为迅速的VR一体机也无法填补这一缺位:一方面,VR一体机短期内受制于性能难以为用户提供媲美PC画面效果的移动端VR游戏体验,另一方面,VR一体机虽有PC VR串流模式,但因为编码解码等问题在画面体验上依然与原生的PC VR头显存在着差异。
由arpara 5K VR头显与arpara Tracker这对黄金搭档,和官方特质线材组合而成的游戏套装的出现对于仍然扎根于PC VR的玩家群体无疑是一件好事,为他们带来了久违的「加量不加价」式体验升级;但从更深的层次上来说,arpara能够在PC VR市场获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也将为其希望构建的VR社交平台arparaland带来更多的潜在用户,以迎接「元宇宙时代」的真正来临。
这波啊,是厂商与玩家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