堕胎、造神、性解放…从这4部作品,看西南偏南2022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西南偏南2022(SXSW 2022,以下简称西南偏南),全球最受瞩目的艺术潮流盛会已经在日前顺利落下帷幕。说它是艺术潮流盛会,也是因为它从当初的音乐节,已经成长为如今综合了音乐、电影、科技、新媒体艺术等等先锋元素的综合性盛会。

在结束后的长文中,官方也提到,西南偏南提供了一个探索科技、电影、音乐和喜剧世界的独特机会。

这里不知有意还是无意,科技被排在了第一位。去年西南偏南由于疫情只举办了线上活动,无论如何渲染它的精彩纷呈,始终少了点文化大碰撞的味道。今年整装再出发的西南偏南,采用线上和线下两种形式,又把科技元素放在众多元素之首、线上使用VAST大千虚拟娱乐活动平台,多少可以看出西南偏南非常看重科技与文化艺术融合、甚至更看重XR的偏好。

那么这一年的西南偏南,到底有哪些XR作品值得关注,又展示了什么样的前沿审美取向呢?

在西南偏南结束时,会颁发诸多奖项,其中有2个XR类型分别为XR EXPERIENCE SPOTLIGHT和XR EXPERIENCE COMPETITION,分别有两部作品获得这两个类型的头名。我们就从今年获奖的两部作品开始了解西南偏南的XR体验。

现实:《The Choice》

《The Choice》是一部探讨女性生育选择的VR影片。采用了传统纪录片、访谈对话和一些动画元素组合而成。观众进入到私密空间,与讲述者面对面,选择问题,并倾听讲述者的回答。

比如在故事开始,我们倾听着主角克里斯汀与丈夫知道怀孕后的种种美好心情,甚至能够清晰捕捉到她在讲述刚刚怀孕时脸上的微笑。但不幸仍旧发生,在20周时,克里斯汀产检发现胎儿有严重身体问题,可能不能健康出生,在这时,我们也能够看到她眼里的悲伤。但为了孩子的一生,她与丈夫还是做了堕胎的艰难决定,却面临着医院「几乎不人道的阻碍态度」。

这部影片有比较明确的现实主题。导演安妮·波平斯卡是来自禁止堕胎的波兰,她深知反堕胎法律一旦确立,女性将在生育的开始和结束都毫无选择余地,在这样的情况下,女性的「选择」就变得没有意义。

除去现实话题带来的深刻思考之外,我比较欣赏《The Choice》中的呈现手法。对于采用VR技术,制作团队如是说:“使用虚拟现实和交互性来重新定义我们讲述故事的方式”。这其中有两方面,VR场景和VR的交互性。

首先,《The Choice》几乎是全黑的虚拟场景,由一些简约柔和的手绘线条勾勒物体,清晰但并不抢戏,主体仍旧是讲述者的真实形象。据了解,影片的绘画场景完全由VR创作工具《Quill》完成。这一场景,实际上营造出一种私密的对话空间,舒适且安全,让倾听者同时也是观众快速进入场景,并且更容易产生共情。也确实有反堕胎的观众表示,《The Choice》让他们重新考虑自己的立场。

在交互性上,就像许多广受欢迎的B站互动视频一样,是由观众选择想要提的问题,决定接下来的「故事」走向,更容易建立影片与观众情感连接的同时,也让整个故事呈现都变得无比生动。

超现实:《Gumball Dreams》

有现实向作品,自然会有超现实作品,在XR体验部分的年度最佳是《Gumball Dreams》。

《Gumball Dreams》灵感来源于《VRChat》上一个以瑰丽诡异出名的地图「Club Gumball」,这里充满着上个世纪流行的未来元素:彩虹、发光镜面、三角体、立方体等等,还有当年世界文化大融合留下变种神学符号——一切都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仿佛在这个虚拟空间里有不为人知的神。

《Gumball Dreams》的导演Deirdre V. Lyons敏锐的抓住了这一特点:“它好像一直在等待Onyx踏入这个世界并喘口气一样。”于是,她构建出了一个名为Onyx的外星生物充当「神」。Onyx召唤三名观众,协助它在从这个命不久矣的世界去往下一个世界,这一路上也充满各种奇幻的冒险。

虽说它是现场演出,但观众其实并不受到地域限制,只要有VR头显,在世界各地都可以随时加入并体验,但仅限三名。

“有些事情可以在 VR 中完成,但只能在电影中看到,然而,通过 VR,我们可以让观众沉浸在这些 3D 世界中,这是 2D 媒体无法实现的,”Stephen Butchko(美国演员)说,“人们对可以在 VR 中完成的事情的范围和规模感到敬畏。”

类似色彩极其丰富,风格明显带有复古未来主义元素的VR互动作品也不少,如《歌利亚:玩转现实》等在本届西南偏南也有展出。而这种复古未来主义在艺术界的流行,很可能是由于当今过于发达的影视技术导致人们对未来的想象过于具体,缺少「未来」二字的浪漫色彩,而上世纪人们对未来的幻想则显得更加有趣可用。

这一点倾向很可能也是当下艺术界喜欢使用VR、AR、MR等技术创造艺术的原因,这些看起来和现实有些距离的东西,反而更能带来感性刺激。

音乐:《BEATDAY》

探讨完影视,可以来回归西南偏南的初心,音乐。在本届西南偏南上,也有一部我意料之外但又很合理的作品,Beatday《The Beginning》迷你演唱会。

说是意料之外,因为它来自于HTC VIVE,从10年代与蔡明亮等导演携手拍摄、制作诸多VR影片,一直到现在参与西南偏南,HTC VIVE在看不见的地方一直在坚持VR内容的扶持创作。合理的地方在于,这两年元宇宙风头强劲,各种虚拟演唱会层出不穷,西南偏南也有虚拟演唱会也在情理之中。

Beatday是HTC VIVE的虚拟演唱会平台,而《The Beginning》是其中第一场LBE(基于位置的娱乐)多人VR体验。不管你是手机用户还是头显用户甚至是PC用户,下载应用,购买门票,无论你在哪里都可以加入这场演出。这有些类似HTC虚拟会议平台VIVE Sessions,也可以选择虚拟形象,自由转换视角等等。

不过风格方面则更娱乐化,各种舞台风格,纯「地狱」风、赛博朋克风等等,以适应不同的演出需求。

即便平时没有演唱会时,仍旧可以在应用程序中购买虚拟MV观看。我个人体验下来,对具体的MV人物形象印象深刻,不是不精细的3D建模,也不是带着毛边的真人构图,感觉更像是真人的动画化处理,人物动作更自然流畅,动画化让人物与虚拟场景更融合,配上典型的虚拟舞台,还是挺有意思的,单曲的价格都是12元,也不算贵。

总得来说,参加西南偏南为Beatday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也把更有情趣的HTC式审美带给了世界观众,我们也期待接下来会收获更好的内容。

艺术:《Persuasion Machines》

脱离了神话和教义,当代艺术被认为更喜欢讨论哲学和人性方面的问题,这一习惯也延伸到了XR作品中。《Persuasion Machines》就是讨论当代人被「大数据监视」的深度话题,虽然它是2年前的作品,且早已名誉满身,但再次出现在国际舞台,也有它必看之理。

《Persuasion Machines》有非常清晰的三层世界,首先是观众进入观影空间,空间所投射下来的网格状亮光,进入VR世界后,会出现一个类似《星际穿越》里四维空间的房间,第三层是通过各种传送门去往其他世界。实际上,其团队早前(不确定西南偏南是否继续这样)还有一个行为是将现场一切都在Youtube进行直播,这是一种对观众的冒犯行为,但也非常直白的揭露在大数据监视下的人们的日常。

类似带有实验性质和哲学探讨的作品在西南偏南还有很多,比如用清丽花朵和淡雅色彩以及ASMR来营造女性器官,带来沉浸式性解放体验的《LIPs》等等。

这些体验都是在用VR独特的沉浸式体验以及不同的叙事逻辑,创造新的表达方式,同时给世界留下更不一样的思考。

写在最后

西南偏南作为一场综合性的艺术盛会,当然不止上文中提到的这4部XR作品,甚至还在逐年增多。这些作品的增加,一方面是更多其他行业的人关注到XR,并不断发掘XR技术的未知特性,另一方面也预示着,在未来会有更多人接触并逐渐认同XR。

美国艺术理论家约翰·拉塞尔说,“假如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有什么是值得信任的话,那么它就是艺术。正是艺术帮助我们生存,而不是为了别的什么原因。正是艺术告诉我们所处的时代,也正是艺术使我们认识了自己。”所以,或许西南偏南和各种各样的XR艺术作品,于我们观众而言,更多的是尽可能欣赏并尝试理解各种艺术,在大疫情时代,艺术能帮我们更好地生存。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