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para 5K VR头显体验:七年磨一剑,磨的怎么样?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在今年7月中旬的“在平行世界,遇见另一个自己”主题媒体品鉴会上,arpara团队历时七年打造出来的arpara 5K VR头显正式公开亮相。

相比国内外同行普遍两年一款甚至一年一款的产品迭代速度,arpara团队显得格外另类,而「七年磨一剑」的arpara 5K VR头显更是与众不同。

之所以用到“与众不同”这个词,是因为较之Oculus Rift S、HTC Vive、HP Reverb G2等普遍重500克左右且体积厚重的同类产品,arpara 5K VR头显在将重量控制在200克的情况下,体积却仅为上述产品的一半,同时双眼分辨率高达5K(5120×2560)。

▲体积对比示意图(图源:arpara官网)

不可否认,arpara 5K VR头显目前确实还存在一些需要优化的细节(比如画面边缘部分的轻微色散、显示驱动适配等),但能让VR体验爬升一个台阶的它,已然是一款值得我们期待的产品——超轻薄、超清晰,还支持多种玩法(可与PC、安卓/iOS设备及PS5/XBOX/Switch等连接使用),适用于多种应用场景(2D/3D巨幕观影、3DoF/6DoF游戏体验等)。

※需要指出的是,arpara官方表示,提供给我们测试的设备为工程机,并非最终投入市场的版本,团队目前正对产品细节进行优化,以保证消费者能够获得最佳的VR体验。

▲支持连接多种游戏主机(图源:arpara官网)

规格参数

整体来看,arpara 5K VR头显采用了类似普通眼镜的产品设计,机身以白色作为主色调,简约大气。得益于上仰15°的人体工学设计,合理分散面部压力,再配合旋钮式的松紧调节,让原本就仅重200克的它佩戴在头上几乎没有重量感,并且也非常稳固。

▲上仰15°人体工学设计

当然,对于想要躺着体验巨幕观影的朋友来说,这种头戴设计就不那么“友好”了,后部调节松紧度的旋钮会“硌头”……期待官方后续能推出可更换的软质头箍配件。

arpara 5K VR头显搭载了两块1.03寸的2560×2560分辨率Micro-OLED微显示屏,像素密度高达3514 ppi,标称视场角(FOV)95°,最高刷新率120Hz

在色彩和对比度方面,arpara 5K VR头显采用的Micro-OLED微显示屏能覆盖127% sRGB色域90% DCI-P3色域,对比度为1000000:1。可能很多朋友对这些数据并没有概念,简单来说就是能在玩游戏时提供更鲜艳生动的虚拟世界,在观影时提供更具视觉冲击力的画面。

▲画面显示效果示意图(图源:arpara官网)

值得一提的是,arpara 5K VR头显对佩戴眼镜的用户非常友好,支持-100°至500°屈光度调节。言外之意,在这个范围内的用户,无需佩戴眼镜即可进行体验。另外,两边的镜片可以左右移动进行瞳距调整,从56–72mm共分为3个档位。

▲-100°至500°屈光度调节/56-72mm瞳距调节

实际体验

那么,如此超轻薄、超清晰的arpara 5K VR头显在观影和游戏体验中又能达到怎样的效果?在实际的测试中,除了搭配华为Mate 30手机的巨幕观影体验,我们还搭配NOLO 6DoF交互套件体验了三款颇具代表性的VR内容,包括「Beat Saber」「Pistol Whip」以及互动VR音乐视频「Hop Step Sing! Astral Piece」

※由于体验SteamVR搭配的是第三方6DoF交互套件,所以这一部分我们不做过多评价。

写在最后

正如我们在「超轻薄arpara 5K VR头显评测:为重量做减法,为体验做加法」(https://www.93913.com/61501.html)中所描述的那样,arpara团队历时7年打造的超轻薄5K VR头显,只是其VR战略的第一步。arpara真正想要构建的,是以「七年磨一剑」的arpara 5K VR头显和arpara 5K VR一体机为载体,以虚拟社交平台arparaland为空间,通过两者的融合,构建起完整的、可长时间沉浸、充满创造力、主动参与、自由开放、可高频次“往返”的VR世界。

据悉,在arparaland中,用户可以创造一切物品、空间,打造专属虚拟形象,并可以组织自己的活动——虚拟会议、虚拟演唱会、虚拟直播间等等,或者体验其他用户构建的虚拟冒险、景观世界。换而言之,在这个永久保存的arparaland世界中,用户可以开启自己独一无二的数字人生。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希望大家能给奋力崛起的国货多一些时间,多一点支持。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