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开始,三大VR硬件巨头(HTC、Oculus、索尼)相继推出VR产品,VR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资本市场普遍看好VR。但在VR改变世界时,硅谷VC们则表示,创业公司现在入局VR不应盲目跟风,一是硬件市场普遍饱和,技术性含量高;二是硬件领域留给初创企业的机会太少。而内容市场目前则受到硬件市场的局限以及VR技术本身的局限,短期内无变现可能。 在硬件市场投资风口已过和内容市场短期内无法见益的情况下,投资者很快就提出了一个新问题也就是: 除了硬件和内容,VR还有什么可投资的蓝海? 众所周知VR是利用计算机图形系统和各种现实及控制等接口设备,在计算机上生成的、可交互的三维环境中为用户提供沉浸感觉的技术,也就是在多维信息空间上创建一个虚拟环境,使用户具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帮助用户启发构思。因此用户应用性体验成了VR除了硬件和内容之外下一个可投资的项目。
VR+技术:推动教育行业
VR在教育行业具有天然的契合性,VR技术特有的沉浸感和交互性可以帮助学生将停留在文字和图像的现象变成视、听、触、味、嗅一体化的五觉虚拟环境,给学生带来直观深刻的体验。例如:VR可以让学生体验登上宇宙空间站,直面宇宙;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做各种实验而不用担心受到伤害。目前山东青岛实验高中正在逐步推广在教学中使用VR技术,可以想象教育行业如果全面改革,那么VR+教育必然是下一个可投资的蓝海。
VR+直播:身临现场
现在各大平台推出各种真人秀节目、直播以及明星的独家直播演唱会,当所有平台展示的都是观众所熟悉的东西时,那么选择哪一平台也就无所谓了。因此各大平台为了保持自己的优越性,都会进行不同的创新。而在VR时代即将来临的时刻,笔者认为哪家平台可以率先应用VR技术才是真正抓住了观众,当然这里所说的可不是戴个全封闭的眼罩,里面有屏幕可以看3D视频的VR,而是可以让用户在直播演唱会从不同视角直接感受现场气氛,如同身临其境的技术性含量高的VR直播。
VR+旅游:全新旅行体验
国内的旅游行业通常一到节假日就异常火爆,各大景点都是人山人海,而且有些景点需要舟车劳顿甚至一定的身体素质才能到达(比如喜马拉雅山),这也让出行旅游多有不便。但现在VR+旅游可以一定程度上解决这种问题,比如在网上构建一个3D虚拟景区,游客可以通过建立个性化的虚拟化身,足不出户就能在虚拟景区环境中直接进行探访旅游景点,甚至可以深入海洋深处探险,或者遁入太空去欣赏宇宙的奇观。
VR+影视:掀起投资热潮
影视圈内先有黄晓明耗费十亿投资VR电视剧《万水千山总是情》,后有周杰伦入局VR产业,导演全景VR预告片,甚至影视公司的几大巨头也纷纷掀起了“VR并购潮”。这些无一不说明传统影视业正在接手VR技术的洗礼,相信VR影视在未来可以将带给观众全新的影视体验。
VR+真人体验:沉浸感强烈
2014年圣维特就与华谊公司共同合作了苏州主题公园并意图将虚拟娱乐实景化,虽然最后只是在电影世界里开展了“虚拟骑乘”的项目。但其实VR设备的沉浸感可以与近年来真人CS和密室逃生等的线下娱乐体验流行做一个完美的结合。比如美国犹他州最近新建了世界上首个VR主题公园The Void,用户可以体验真人CS的VR版;再比如英国主题乐园Alton Towers的虚拟现实过山车项目,让用户可以戴着三星Gear VR体验坐在真正的过山车中体验虚拟的太空飞行。
VR+社交:未来社交的趋势所在
2014年3月Facebook 收购 Oculus ,扎克伯格在当时就认为VR不仅是玩游戏和看电影的手段,也是大家互动的方式。并且扎克伯格告诉记者VR有望成为 “有史以来最社交化的平台”。VR社交就是利用VR深度的沉浸体验,让用户在VR世界中享受近乎面对面的社交体验。例如可以利用VR来开会,用VR来开party,用VR约会等等。
总结 VR行业还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强眩晕,内容缺乏,技术尚未成熟,但是借助一位投资朋友的话来说:“不成熟的市场意味着充满机遇,等到市场成熟则机会要少得多了。”诚可见现在的打车市场,外卖市场,O2O市场都是从无到有,从不成熟到成熟,直到巨头垄断。所以VR行业的不成熟也意味着机遇,大家应该在VR领域中积极探索,在这块尚未完全开发的处女地中需要真正的“蓝海”。
【913VR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及回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