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人才是社会发展的根基,是企业立足商场之林的根本。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今有苹果三探虚实。作为目前最炙手可热的VR产业,谁都不想放弃这块能够高产的沃土。
2016年,作为VR产业的大势之年,在这样一片形式大好的当下,企业人才储备不完善,就成了限制其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国内企业较于国外来说,在 人才吸引力方面相差甚远,虽有不少企业正在寻求解决之法,抛出高薪的橄榄枝,想要创建自己的专业团队,却收获甚小,反而有许多有志青年选择从企业跳脱出来 自己创业,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VR天空。
在人才缺少阻碍发展的这种状况下,国外企业就显得比国内企业有吸引力的多,就以谷歌、苹果为例,作为全球数一数二的科技公司,两家在各个地方都在暗暗较劲。不放弃任何一个走在前端的科技,比如现在的虚拟现实。起步虽晚,但也依旧是步步紧逼,为下一波科技浪潮的到来囤积技术。
之前苹果就向媒体确认,已将虚拟现实领域顶级专家道格·鲍曼招致麾下。这位虚拟现实专家的上一站是弗吉尼亚理工学院暨州立大学,职位为计算机科学教授。道格·鲍曼曾经担任谷歌首席虚拟设计师,足以证明他在VR领域的地位。
当然之于这一点,媒体同时发现谷歌也没闲着,信息显示,谷歌正在寻找“VR硬件工程技术总经理”和“VR工程项目专家”等岗位的合适人选。如此举动显而易见,谷歌并不满足做一款简单的纸板VR硬件,而是想往更长远的方向去发展。
合理而良性的战略竞争,为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先前条件,而国内企业与企业之间基本处于一种恶性竞争的状态,除开内容,以产品设备为例,基 本都走价格亲民的路线,没有真正一家公司,是以产品质量来说话的,这样就不得不让人去怀疑他涉足VR产业的初心,是不是仅是为了噱头,利用这生搬硬套来的 “黑科技”,成为自己盈利的另一手段。
如此以往,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力将被国外远远甩在背后。高新技术人才也会应公司发展方向理念不同而出走。
据了解留学回国人员期望工作的行业主要为金融业(30.01%)、教育(9.88%)、文化(7.81%)、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6.69%)。 在这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6.69%当中,又不乏有自己创业的人在,例如来自北京VR某工作室的三位80后,放弃国外百万年薪回国投身于VR创业当中,毅然 决然选择为VR科技献身,他们认为,既然创业就该玩的“酷一点”。这一壮举,许多年轻人都在效仿。
想法固然很好,但想要在市场立足,重新创业远比有根基的企业要难得多,资金周转、技术过硬这一些都是要考虑的问题,那么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么多,为什么有能力的年轻人还是喜欢跳出束缚,自己去搭建一个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舞台呢?
1.企业与自己的价值观不同。
2.市场需求决定企业走向,产品理念存在分歧。
以国内不多见的以技术构筑壁垒的VR创业公司之一诺亦腾为例,公司核心团队由多名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组成,自2012年建立以来,诺亦腾在动作捕捉技 术开发与应用领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14年诺亦腾开发的轻量级动捕设备Perception Neuron登陆国际众筹网KickStarter。为期35天超额完成众筹,诺亦腾以57万美金的成绩刷新了当时国内科技项目上KS的筹资纪录。去年 11月诺亦腾获得奥飞动漫领投的B轮2000万美元投资。
无论是做硬件、软件还是工具,创业公司最重要的一个生存手段就是依靠技术壁垒。而想要这个壁垒牢固,产业人才就必不可少。
毕竟对于VR这个产业来说,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分分钟都有一万种可能,而现在不管是企业还是创业者,都希望利用这种高科技大有一番作为。当下大多创 业公司都以技术为导向,企业更多的是为完成自己的商业布局,资本的过度炒热,仿佛不与VR沾点边,就落伍了一样。如此一来,两者比较,技术跟理念的不同, 创业型公司对人才更具吸引力,如何解决人才粘性小,防止人才从企业中跳脱出来,成为自己的另一竞争对手,相信这点是国内大多企业都应思考的一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