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2018年5月22日在福州举办的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发布了中国5G发展的“时间表”,具备示范应用能力的5G终端最早将在明年下半年推出。
5G的商业化应用是一场新的互联网技术升级。一是网速更快,5G用户体验速率可达100Mbps至1Gbps,峰值速度至少是4G的10倍以上甚至100倍,支持移动虚拟现实等极致业务体验;二是连接数量更多,连接数密度可达100万个/平方公里,流量密度可达10Mbps/平方米,可以有效支持海量的物联网设备接入,支持未来千倍以上移动业务流量增长;三是通信过程中的时延会越来越低,传输时延可达毫秒量级,满足车联网和工业控制的严苛要求。
对于传媒业而言,每一次互联网传输技术的升级都会带来媒介生态的变革。 可以预见的是,VR、AR技术将因为5G的到来突破瓶颈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以VR为代表的新技术在5G时代会获得怎样的发展?尤其对目前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生态会有怎样的影响?这是我们在未来几年内将遇到的一场最大媒介生态变革命题。
一、5G给VR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的“媒介即讯息”观点在互联网时代尤为突出,依托信息技术发展起来的互联网媒介本身就是科技发展的符号。第一代移动通信技术(1G)制定于上世纪80年代,主要用于提供模拟语音业务;第二代移动通信技术(2G)以数字语音传输技术为核心,短信文本能够被执行;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3G)与2G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声音和数据的速度上得到提升,它能够在全球范围内更好地实现无线漫游,并处理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能够以100Mbps以上的速度下载,能够满足几乎所有用户对于无线服务的要求。
从2G到4G技术的发展,相对应的媒介形态也由文本到图片、再到视频应用,由PC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由雅虎、新浪为代表的门户网站发展到Facebook、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而即将到来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更是充满想象空间,5G将带来更快速度和更多连接,它不仅限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它可以借助云端获得更强大的处理能力,是可以支持VR形态的技术。
VR(虚拟现实)是基于动态环境建模技术、立体显示和传感器技术、实时三维图形生成技术等建构的一种可以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通过计算机生成的模拟环境让人可以感知三维动态视景,并可以产生交互行为,让使用者有身临其境的沉浸感。
长久以来,网络传输速度和带宽是制约VR技术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当前的3G、4G条件下,VR设备显像会卡顿,这是由于当前带宽限制导致数据传输不够快,捕捉到的数据来不及处理和显示,因此人的动作不具备连贯性,显得僵硬和死板,这样就丧失了面对面交流的感觉。另外,佩戴VR设备时也会产生眩晕感。眩晕感一定程度上产生的原因是因为VR设备要实现avatar重现,会追踪用户的脸部表情、头、手等身体多部位,由于网速的传输速率不够快,当VR体验者进行动作时,整个设备从动作捕捉采集到反馈视野是有一定延迟滞的,由此导致晕眩。
根据华为iLab的数据显示,VR入门体验阶段,需要家庭接入带宽200M;VR进阶体验阶段,需要家庭接入带宽1G;VR极致体验阶段,需要家庭接入带宽5G。[3]要想获得更好的VR使用体验,就需要超过Gbit的带宽速度,但目前的宽带速度是远远达不到的。
即将到来的5G将以一种全新的网络架构,提供峰值10Gbps以上的带宽、毫秒级时延和超高密度连接,实现网络性能新的跃升。 VR目前出现的卡顿与眩晕等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一旦基础平台得到解决,在目前技术基础上,市场力量就会快速推动VR这一媒介形态的快速发展。
二、VR社交已初露端倪
社交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人需要依靠社会交往来获取信息、建立社会网络、消遣和实现自我价值。社交媒体的广泛应用将社交从线下带到线上,并且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社交媒体的功能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逐渐扩展,具有新功能的社交媒体兴起都伴随着老一代社交媒体的衰落。考察5G时代的VR社交可以从通信技术发展逻辑将社交媒体划分为四个阶段。
最早的1.0时代社交媒体是以PC互联网的QQ、贴吧、论坛等为代表,这是基于2G通信技术的社交媒体形态,用户可以通过文字、图片、表情符号来进行交流。虽然利用互联网技术突破了地域限制,建立了跨空间的人际沟通网络,但每个用户只能固定在电脑前进行文字符号的传递。随后2.0时代的社交媒体是以移动互联网的微信为代表,这是基于3G技术的社交媒体形态,用户可以采用语音、图片等符号进行移动空间的信息沟通,能够更加明确兴趣和需求进行一对一的社会关系建构。3.0时代的社交媒体是以抖音、快手、秒拍等短视频产品为代表,这是建立在4G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社交媒体形态,用户之间可以直接进行视频交流,可以根据标签寻找有针对性的内容。
而4.0时代的社交媒体将是以VR社交为代表,建立在5G通信技术基础之上的传播形态。这一社交媒体形态已经有Spaces VR、Altspace、VRChat等探索应用,在Steam平台上已经有“桌球国度”等几十款游戏加社交的产品。VR社交与2.0、3.0时代的社交媒体相比,呈现四个明显特点。
一是VR社交高度沉浸化。当前2.0、3.0时代社交媒体的使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始终隔着终端的屏幕,人与机器之间只能是交互作用。但VR社交是用户戴上显示头盔和数据手套等交互设备,进入虚拟环境中并成为其中一员,可以和虚拟环境中的各种对象互动,就如同在现实世界中一样。VR设备封闭了用户的视觉和听觉,使用者全身心投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感。
二是VR社交的交互方式场景化。当前2.0、3.0社交媒体是基于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表现形式的信息沟通与分享,还不能像真正的社交那样在消遣、游戏活动中建立彼此的认知与社会关系。但VR社交的用户可以使用更加多样的交互方式,彼此之间可以进入场景中一起看电影、画画、做各种游戏,在虚拟场景中建立社会交往关系。场景化将是社交媒体发展的一个新高度。
三是VR社交具有实时性。当前2.0、3.0社交脱离了人的情景,不论是文本还是图片都有一定的延迟性,发出信息到接收信息之间是有时间间隔的,没有办法即刻地还原现实的情景,即使是视频社交也是在一问一答之间有时间的间隔。但利用VR可以达到和现实世界交往相同的感觉,比如用户在运动时,设备会捕捉跟踪到变化,并且经过计算机计算avatar重现,在虚拟世界输出现实的实时变化场景。
四是VR社交可以进行非言语传播。在现实生活中人际交往的语言手段可以分为言语传播和非言语传播,美国心理学家伯德惠斯特尔( Birdwhistell)对人际对话发现,非言语传播的目光语、手势、身体姿势、面部表情、举止动作以及触觉等占了人际交流的70%,而言语传播只占30%。[5]也就是说,当前的2.0、3.0社交媒体只是完成了小部分的言语传播功能,无法进行更多信息的非言语传播。但在VR社交上,人面部细微的表情变化、身体姿势、动作等是可以被捕捉并实时呈现在虚拟社交场景中的,人的社交是可以采用非言语传播方式进行。
三、VR社交才是真正的社交
从2.0、3.0社交媒体的“人机交互”将变为4.0社交媒体的“人机交融”,VR将实现线上社交的再一次升级换代。VR社交已经不仅仅是传统的人与计算机机械式的“输入”“输出”对话,它为用户打造了一个媲美现实生活的世界。用户可以把现实生活搬到虚拟世界来,在这个世界里唱歌、看电影、玩游戏、逛街、旅游,真正融入其中,人会逐渐走入到虚拟世界里。
也就是说,VR社交真正实现了“在场”。不管是微信还是各种直播软件,都无法真正跨越空间的距离,让远距离的用户相聚在一个地方。VR打破了屏幕制造的空间障碍,能够将不同地方的人连接到同一个空间中,实现在场的沟通。以AltSpace为例,进入应用创建角色后,会发现应用包含一些常用场景,例如聚会、开会、BBQ等;在主舞台类型的房间,用户可轮流上台发言,也能通过表情来传达想法,例如鼓掌、发出爱心等互动。用户既可以与陌生人沟通与交流,也可以和现实中认识的朋友一起聚会。这些场景布置虽然还很简单和初步,但这种趋势开始展露。
更为重要的一点是,VR社交的未来让我们充满想象。VR并不是完全百分之百地复制现实,它能够提供给用户自由可控的空间,这些空间很多是在现实中也无法达到的。在VR虚拟现实的社交中,用户可自行选择使用真实形象或者虚拟形象,真实背景或者虚拟背景。在最开始创建角色,开发商提供了包括发型、肤色、服饰等多种搭配供用户打造自我的卡通形象,进来后也有各种活动提供给用户,可以围坐在月球上唱歌,可以在撒哈拉沙漠里喝咖啡,可以在白宫草坪上烤肉,只要能想到,VR都可以创造场景去体验。[6]甚至VR可以让用户真实地融入到二次元的世界,和自己心仪已久的动漫人物交朋友。VR社交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地复制线下的生活,它的存在在于为用户生活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四、如何看待VR社交的发展
一方面,我们应该清醒认识到任何技术的应用都有一个过程,美好想象和现实之间是有距离的,现在就下判断说VR社交要取代微信为代表的当前社交媒体形态还为时尚早,VR社交还面临系列技术问题需要解决。
VR社交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社交需求,它对人的满足更全面,但相应地要求也更高,即便5G到来把数据传输的问题解决,还有硬件、产品形态、算法等问题要逐一解决,还有市场的接受程度问题等。同时,VR的使用环境限制较多,由于使用过程中封闭了人的视觉、听觉,这样就把VR设备的使用环境限定在固定的空间中,如家庭、办公室、特定安全场所等。但人需要在现实各种空间穿梭,在移动空间中的VR使用也是问题,而这点恰好是目前微信等当前社交媒体形态的优势。
但另外一方面,5G时代的到来让我们对VR社交的应用充满期待,VR社交是5G时代社交媒体发展的一个趋势,是技术驱动下一个不可避免的潮流。在即将到来的5G时代,现有的社交媒体如何升级到VR形态将对其市场份额产生影响。每一次通信技术升级,总会产生新的互联网领头羊,如国内的新浪门户、微博、微信、到今天的抖音等今日头条旗下短视频产品等,都是不同通信技术时代的领先者。
在此,值得我们思考的是,5G时代会不会有新的互联网巨头产生呢?或者说会有什么样的基于VR技术的社交产品形态产生呢?除了VR技术之外,AR、MR技术也是在社交媒体中的应用也是值得关注。更进一步来说,我国的互联网企业能否像苹果公司一样为未来布局,在一波波技术浪潮中总能处于技术开发与应用前沿,而不仅仅停留在商业模式的创新上?因为只有单一的商业模式创新是不持久的,迟早会被一浪高过一浪的技术进步淹没到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