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提到MR,你会想到什么?
是只闻其声不见其身,直到如今概念之争都喋喋不休的最新黑科技?是无数市场调研机构用数字堆砌出的飘渺未来?亦或是Magic Leap无数概念视频为你呈现出的另一个科幻世界?
HoloLens的诞生曾让不少人为之疯狂,然而紧随其后的,便是“价格高”、“视场角”小,等等一系列不甚和谐的声音;Magic Leap则让人们对于MR的期待登上了新高,这家仅凭着概念视频便狂揽超过23亿美元的公司几乎挑逗了人们一整年的思绪,然而产品迟迟没能到来让人们为其冠以“骗子公司”的名义,而产品发布后的颜值问题,续航问题都成了为人诟病的问题。
所以我们不禁要问,当我们期待MR时代到来时,我们期待的是什么?
在通往未来的进程中,我们兴奋,欢呼,却总是按捺不住自己想要撕开未来一角体验未来生活的欲望。好在,行业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再加上不少不甘寂寞的团队不断摸索,曾经不少只能存于我们想象中的场景,早已悄无声息的出现在我们的生活周围。
可视化,为AI注入一缕“魂”
从微软build大会官推的一条视频开始说起。
视频前几秒出现的蓝色机器人形象,华夏基金在今年1月份新闻发布会对其做了重点介绍,相关信息显示——
“华夏查理智投借助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客户画像和场景定位精准挖掘客户实际需求;同时,借助算法和模型匹配相关配置方案,希望以低成本提供个性化的智能投顾服务,满足每个投资者在不同人生阶段、不同风险收益偏好的需求。”
人工智能并非一个新兴概念,1956年的达特茅斯会议确立了现代人工智能课题研究,这一领域便真正进入从理论探索到实践落地的过渡阶段。但随着“阿尔法狗”打败李世石后,AI便成了炙手可热的全新风口。这其中,语音交互的对话机器人更是成为了人工智能在消费领域扎堆落地的产品形态。
本质上来讲,查理也是对话机器人。不久前,其背后最大技术支持者——DataMesh CEO李劼、市场总监黄宇向我们讲述了MR+AI背后的故事。
“查理可以通过自然的问答和互动,判断体验者的理财需求,并通过云端计算,打造专属理财方案。”
在李劼看来,现在几乎所有的AI都是打标签的技术,其背后则是另外一层东西支撑——知识图谱。关于知识图谱,百度百科的解释略微复杂,再此不再赘述。根据李劼的描述,所谓知识图谱便是搜索引擎技术加上知识管理系统,这也是查理机器人中DataMesh负责的部分。让机器人理解用户的意图后,然后从知识图谱里找到所要的答案,然后再将最优答案反馈给用户,大体逻辑就是这样。
但是和一般的对话机器人不同,DataMesh通过MR+AI的结合,为其创造了虚拟形象。换言之,AI还是那个AI,但李劼想通过MR的手段,为其注入“魂”,让原本冰冷的AI变得温暖起来。
至于有了MR虚拟形象后的AI魅力有多大,Build大会现场给出了最好的答案——
DataMesh用情节串联出全方位展示,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短短三分钟内不仅将混合现实的魅力最大化,更是通过非常形象的方式接触了语音语义识别、图像识别、云端计算、机器学习等多项AI技术于一体的互动式体验。
定位中间件,左手MR右手AI
“中间件”的概念,在新界线首次巡山时,李劼便已经提出。从大数据行业跨端MR后,DataMesh便一直致力于“中间件”的提供。
时间回溯到去年5月23日,微软HoloLens中国区正式发布的同一天同一个地点,DataMesh同样发布了两款产品——混合现实数据与展示平台和DataMesh Live!和让落地AI的企业知识图谱产品DataMesh DataMix。
“HoloLens或者说任何AR/VR设备想要真正为B端服务的话,需要一个完整的从端到端的方案,但是你会发现现有的这些企业或多或少的都缺少一些环节。”
同样的问题在MR和AI的跨界融合中间同样出现。李劼总结出了两大问题——
AI形象本身没有智能感,企业对其有需求;
即便是AI,对接各大厂商的API,同样会有不少问题出现。
在探寻MR+AI更多可能的过程中,这两款软件便是起到了绝对“中间件”的作用,前者用于MR一端,用于整体形象的展示;后者则承担起沟通企业端和AI端的桥梁。
DataMesh Live!是基于微软HoloLens Spectator View推出的第三人称视角混合现实捕捉制播商业方案,能实现实时多视角移机拍摄展示,还与后台数据和企业级设备打通,进行大屏展现、汇报讲解、实时互动和虚拟演播(交互式混合现实IMR)等应用。
可视和不可视,对终端用户的区别之大,此前在大数据领域深耕多年的李劼,深谙其中之道。
“最早我们专攻大数据,但是大数据行业有一个显着的特点,即使你的数据再多再专业,如果在前端没办法很好的展现出来,大多数不懂行的人是不会买账的。”
DataMesh DataMix是企业大数据集成、分析、学习及可视化的平台。能够实现的功能包括:整合分析企业内外部数据,深入挖掘客户现有数据的潜在价值;将数据和混合现实内容进行云存储、分类和分发。对接SharePoint实现知识管理和企业级内容管理,对接企业数据科学家,快速实现数据成果可视化;跨平台协同;连接数据、故事和设备,支持动作或语音控制。联通历史数据进行仪器监控,并利用混合现实模拟设计结果。
在黄宇看来,就如同最初混合现实内容需要选择硬件平台、开发工具一般,在AI行业同样面临着类似的问题。
“涉足AI的公司除了自有技术外,剩下的往往需要对接各大厂提供的API。但是由于需要用不同的云端访问,总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我们用DataMix做好知识图谱和接口后,能方便开发者连接不同的云端到端的实现。”
媒体不搞技术,但我们可以将MR+AI查理机器人的设计逻辑分享给大家,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未来还有多少想象空间
某种角度来说,巨头的动作往往代表了未来一段时间的行业发展方向。
微软CEO Satya Nadella此前公开表示MR和AI是引领下一代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MR能将虚拟和现实相结合让人们将不再受到地理空间的局限,不用迈出房门就能得到很多虚拟的体验,并与虚拟物体交互。AI将进一步赋能这些体验,让我们超越时间和空间限制。
在整体战略从“移动为先,云为先”转变为“智能云和智能边缘计算”一年后,微软MR+AI的跨界融合趋势已经愈发明显。
今年微软Build开发者大会上,微软并没有对混合现实硬件方面有太多的动作,消费级硬件产品更是遥遥无期,反而是推了两款混合现实应用:Microsoft Remote Assist和Microsoft Layout,可应用在制造业、农业、工程、医疗、零售等领域。由此足以可见微软对待混合现实的态度——技术本身只是工具,重要的是为实际应用过程中带来便利。
李劼告诉我们,目前MR+AI主要可应用于两个方向——
凡是能够用知识图谱选择某种最优知识推向前端的,MR可视化的效果都能为其带来体验改善,这个方向更适合服务一线工作者;
企业形象宣传,通过MR+AI让企业形象“活”起来,甚至与你互动,提升企业整体品牌形象。
前者在上文中已经提及,比如智能投顾,再如零售导购。对于后者,在李劼看来,现如今不少AI品牌方推出的产品,虽然在某些方面智能,但是并没有把AI和其形象完全结合在一起,典型的例子就是微软小冰——
“小冰很智能,但主要体现在对话层面,但实际上小冰的形象本身并没有智能感,除了事先编排好的动作之外,你并不能与之互动。”
而通过MR+AI为企业形象注入一缕魂后,对于企业整个品牌提升和企业形象的塑造将实现质的飞跃。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所存在的技术壁垒,定位中间件的DataMesh已经打通。
从事物发展角度来看,技术从诞生到成熟终将消散至服务各个行业。如此看来,尽早找到技术落地正确姿势,才是打开通往未来大门的唯一钥匙。这或许也是在Build大会全球只选择四家混合现实合作伙伴的情况下,DataMesh能被微软选中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