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归主机:从本周的两场发布会来看2017年VR发展趋势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本周对于VR行业来说注定是忙碌的一周,周一和周二两家来自上海的VR企业分别发布了自己的硬件新品,根据两家公司发布的产品以及我在两场发布会上与诸多同行交流的结果,我似乎看到了2017年VR行业发展的一些越来越明朗的趋势。下面我先简单重复一下两家企业发布的主要产品。
首先是HYPEREAL在周一发布了全新VR头显Pano及PanoPro、定位摄像头Cam和无线控制器Sens。与去年CJ期间发布的产品形态不同,本次发布的Pano及PanoPro感觉上更多参考了Oculus Rift的设计,定位摄像头Cam采用光学定位方式,两个无线控制器Sens也有点像Oculus Rift的无线控制器Touch。
然后是周二大朋发布了全新VR头显E3以及自研的双目激光空间定位方案Polaris。如果说Pano和PanoPro有点像Oculus Rift,那么E3就更有点像HTC Vive了,无论是无线控制器还是激光定位方案,我都能明显看到HTC Vive的影子。
说到这里我必须说明一下,外观上的类似并不代表什么,就像目前的智能手机全都长一个样,或许理想中的VR头显也就是这个样子。只要不涉及侵权,每家企业都有参考和借鉴的权力,就像是腾讯的业务最早参考了ICQ,通过自身的努力和不断的创新,腾讯最终成就了一家伟大的公司,我相信这种故事在VR行业仍然会继续上演。现在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对于这两场发布会我看到了一些亮点,在这里也全部分享给你。
两场发布会的五大亮点
第一个亮点其实是两家新品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用户综合成本的大幅降低。
HYPEREAL方面:Pano套装包括Pano头显、定位摄像头Cam和一个无线手柄Gamepad,定价2499元;PanoPro套装包括PanoPro头显,定位摄像头Cam和一个无线手柄Gamepad,定价3699元;无线控制器Sens套装包括两个无线控制手柄Sens及一个额外的定位摄像头Cam,定价799元。
对于我这样的核心玩家来说,我一定会选择无线控制器Sens,因此我的选择要么是合计3300元的“Pano + Sens“组合或合计4500元的”PanoPro + Sens“组合。这个价格相对”Oculus Rift + Touch“的组合要便宜不少。
大朋VR方面:未带Polaris定位的“E3基础版”售价仅为2299元,搭配Polaris的“定位套装版”售价为4999元。
对我来说,我只能选择5000元这个价位的“定位套装版”。这个价格相对于HTC Vive来说也具有很大的优势。
同时两家企业都宣布基于自身的技术优势,与其新品配套使用的PC配置可以大幅降低,这样用户的综合成本再度得以降低。我想,这不仅是摩尔定律的作用,也是中国本土企业的巨大贡献,我可以确定的是,在2017年我们终于可以用上自己买得起的VR消费类产品了。
第二个亮点来自HYPEREAL推出的创造性建模工具CAST与动画制作工具Directool,前者可以让用户在VR环境里进行建模,后者可以让用户在VR环境里进行动画制作,同时两个工具的使用门槛都很低,用户无需专业训练就可以很快上手制作模型和动画。发布会现场的高达模型制作和动画短片制作演示看得我热血沸腾,我当时只有一个感觉,除了玩游戏和看电影,或者创造世界才是VR真正应该做的事情。
第三个亮点是HYPEREAL的PanoPro内置了深度感知识别系统,通过融合深度和色彩传感器模块,PanoPro能够实时记录真实环境信息,通过高精度以及高频率逐层深度扫描,配合定位系统,可以将现实环境无缝融入虚拟世界,这也就是所谓的MR功能。这种功能最大的价值是将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互融合,从而创造出前所未有的用户体验,其商业价值充满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第四个亮点是大朋VR自研的双目激光空间定位方案。与Lighthouse的单目定位方案相比,双目激光定位的Polaris在达到相同的精度和距离的前提下,大幅度减少了激光接收器的数量(Polaris接收器为6个,Lighthouse接收器多达32个),从而使E3头显成功“瘦身”。同时,Polaris拥有双基站、单基站、无基站三种模式,能满足房间尺度、小范围空间和桌面级多种需求,还支持多人同时使用。这种配置和使用的灵活性属于中国企业特有的创新机制——在巨人的肩膀上进行创新,结果是比巨人飞得更高。
第五个亮点是大朋VR在E3头显上实现了眼球追踪和表情捕捉功能。这项技术可以让用户在摆脱双手的条件下,通过眼睛眨动、表情的变化来实现互动和沟通,是一种全新的交流体验,也是当前人机交互的一种补充。发布会现场有一位美女主播进行了DEMO演示,我个人的感觉是,这种全新的“玩法“为未来的VR社交提供了更多可能,这也算是大朋在VR头显方面的一次全新尝试。
说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两家公司新品的功能,两场发布会的内容,你怎么混在一起说了?在我看来,这些创新元素一定会在今后VR产品的迭代中实现融合,在不远的未来,以上的亮点并不会只出现在一款产品身上,它们或许会成为一款VR硬件产品的标配。
回归主机是2017年VR发展的主旋律
下面我想说说我个人对这两场发布会的感知,不过在此之前我还要说一个插曲。在大朋发布会现场,一位投资机构的朋友问我,这两家的新品哪个更好,我说我没法比较,因为我在现场体验得并不充分,很多细节和功能都没有体验到,而且在产品没有量产和发货的情况下去做比较无疑是没有意义和不负责任的。从我和这位朋友的对话,我自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们很倾向于去比较谁家更好,但当你仔细观察和分析,你会发现它们并不是完全同质的产品,对比这两款产品就好像是对比它们分别对标的Oculus Rift和HTC Vive一样。而且,VR市场刚刚起步,市场容量足够大,大家各自做好自己的产品和市场就好了,我相信现在还远远没有到充分竞争的时候。
再次回到正题,通过两场发布会,我看到的趋势就是:VR回归主机,产品回归体验。这里的主机既包括PC也包括游戏主机,总之主机VR都需要连接一个计算单元,而不是移动VR或VR一体机。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趋势?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变现问题。
对于VR来说,一款硬件头显其实包含了平台和生态,如果平台上的用户不够多、内容不能变现,自然就很难形成生态,其中的核心还是用户或者说用户体验。消费者不会为体验不好的硬件或内容买单,几十元的手机VR眼镜,消费者还可以接受试错成本,几千元的VR头显,消费者绝不可能去尝试购买,一定是体验足够好,才会有人真正买单。目前移动VR产品的体验不足以让消费者付费,在这种情况下,几乎所有的硬件厂商都开始回归到主机VR的方向,只有体验提升了,用户才会买单,内容公司才会盈利,硬件公司才会发展,这个趋势从目前来看已经非常明显。
这里我再补充一个使用场景的事情。之前我和一位内容公司的创始人聊过,他的观点是即使是移动VR,其使用场景与智能手机尤其是手游并不一致。移动VR无法像手游一样是一个碎片化的应用,用户大部分时间还是需要坐在一个地方(办公桌前的座椅上或客厅里的沙发上)来使用,而这个使用场景其实和主机VR的使用场景是一致的,既然如此,那么自然是体验强者胜,所以从目前来看,主机VR依然是主流。
如此说来,移动VR就一无是处了吗?为什么所有人都说移动VR是未来呢?我想,没有人会否认移动VR是未来,但未来不等于现在,在现在这个阶段,硬件公司和内容公司都应该去想如何把体验做上来,而不是死守着目前的移动VR,至少目前在C端市场没有人会为移动VR内容付费。
然而,移动VR依然有它的优势所在,那就是B端市场。依靠智能手机庞大的用户基数,很多内容公司可以通过手机上的全景浏览器或播放器以及H5的方式呈现全景内容,而这种方式可以满足一部分B端客户的需求,比如说营销广告或房地产户型展示。很多时候用户可能并不需要一个VR眼镜,只用手机就可以观看这些内容,从这个角度来说,这些全景内容或许还属于一种移动应用而非移动VR。
对于VR一体机来说,其需求也主要存在于行业应用领域。据我所知,IDEALENS和大朋的VR一体机去年在教育行业都有不错的销量,对于学校这种使用场景,一体机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相对于主机VR和手机VR眼镜的方式,一体机使用方便,无需繁琐的安装和调试,非常适合批量使用。综上所述,移动VR并不是没有市场,只是它在2017年的今天不会是主流。
最后,我还是要回到这两家企业身上。虽然我在发布会现场对于两家产品的体验都不充分,但我确实能够感受到这些新品在用户体验上有很大提升:更清晰的画面,更精准的定位,还有更好玩的内容。当然,熟悉IT硬件的朋友都知道,一款产品后期的量产和发货也都是巨大的挑战,作为一名VR用户,我非常期待两家的产品能够顺利的如约而至,带给中国VR用户真正的国产VR精品。

【913VR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及回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