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C:预计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将出货1205万台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IDC中国终端系统研究总监潘雪菲在行业峰会上发布重要预测,2025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预计将攀升至1205万台,较上一年度呈现18.3%的显著增长。这一数据不仅反映了智能眼镜市场的强劲扩张势头,也标志着该领域将在全球科技产业中扮演愈发关键的角色。​

潘雪菲指出,智能眼镜作为融合了先进光学显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前沿可穿戴设备,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期。其中,不具备显示功能的音频眼镜及音频拍摄眼镜预计出货量将达到547万台,增长率高达101.9%,成为推动市场增长的重要力量。这类产品凭借轻便设计、长续航以及丰富的音频交互功能,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尤其在运动、出行等场景中展现出强大的实用性。​

从市场格局来看,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的态势。在国际市场上,Meta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和品牌影响力,占据了全球智能眼镜市场83.8%的份额,引领行业发展潮流。而在中国市场,智能眼镜的竞争格局更为分散,互联网大厂与XR初创公司纷纷布局,推出各具特色的产品。例如,华为第三代智能眼镜、魅族StarV Air2等产品,凭借其出色的音频体验、时尚的外观设计以及与手机生态的深度融合,吸引了大量消费者关注。同时,小米、联想等科技企业也在积极探索智能眼镜领域,推出了眼镜相机、智能眼镜探索版等创新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市场的产品形态。​

在技术创新方面,智能眼镜在人机交互领域正不断探索创新。除了传统的语音、触摸交互方式外,厂商们正积极研发通过眼球移动、手势识别、智能戒指控制等新型输入方式,为用户带来更加便捷、自然的交互体验。例如,通过眼动追踪技术,用户只需转动眼球,即可实现对智能眼镜中导航、音乐等程序的控制,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此外,智能眼镜还在不断整合并拓展多元化的可穿戴设备形态,与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实现数据共享与协同工作,为用户构建更加全面、智能的可穿戴设备生态系统。​

随着5G、AI等技术的不断成熟,智能眼镜的应用场景也在持续拓展。在医疗领域,智能眼镜可辅助医生进行远程会诊、手术导航等操作,提高医疗效率和准确性;在工业领域,智能眼镜能够帮助工人实时获取工作指导、设备信息,提升工作安全性和生产效率;在教育领域,智能眼镜可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此外,智能眼镜在娱乐、旅游、安防等领域也展现出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逐渐成熟,智能眼镜有望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智能设备。IDC预测,到2030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出货量将持续增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