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眼镜行业:2025年新品频发,增长拐点将至

🤖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据信达证券最新分析指出,2025年对于AI眼镜行业而言,将是极具变革性的一年。随着数十款新品陆续发售上市,整个行业将迎来软硬件的同步优化,产品功能也将不断创新,供给端的迭代有望创造出大量新需求,行业增长拐点或将来临。

从产品端来看,小米AI眼镜备受瞩目。其对标雷朋Meta智能眼镜,采用了高通AR1与恒玄2700芯片,丰富的功能为用户带来更多元化的体验。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还计划推出电致变色版本,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实用性与时尚感。此前小米在智能硬件领域已积累了丰富经验,像3月26日上线众筹的MIJIA 智能音频眼镜2,就凭借创新性的镜腿架构优化,最细处仅5mm,相比前代减少26%,成为目前最轻的智能音频眼镜之一,且具备语音交互等功能,为AI眼镜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此次AI眼镜新品的推出,有望在市场上掀起新的热潮。​

而在技术层面,华为的盘古多模态大模型更新至5.0版本,为AI眼镜的交互体验提升注入了强大动力。6 月21日,在东莞举办的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上,华为常务董事、华为云CEO张平安亲自发布了盘古大模型5.0。该版本在全系列、多模态、强思维三个方面全面升级,能够更好地理解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雷达、红外、遥感等更多模态,深度结合思维链技术与策略搜索技术,极大提升了数学能力和复杂任务规划能力。这一技术升级,有望让华为AI眼镜在智能交互方面实现质的飞跃,例如在语音指令识别、图像分析反馈等功能上,为用户带来更加流畅、智能的使用感受。​

不仅如此,整个AI眼镜产业趋势日益明确。2025年众多厂商纷纷发力,新品发布催化不断。智能眼镜在会议、视障辅助、骑行、滑雪、旅游、直播等垂直场景中,能够充分发挥其第一视角拍摄、语音交互(解放双手)以及智能识别等能力优势,且这些场景下用户的支付意愿和支付能力较强,垂类应用场景还有助于平衡产品功能、重量与续航等核心指标。除了小米、华为,海外Meta、苹果、亚马逊等科技巨头,以及国内字节、AR四小龙等众多参与者也在持续迭代新产品;GPT、Llama、Grok、Deepseek、豆包、通义千问等模型不断更新升级;波导技术在材料、工艺及技术路径等方面持续创新。多方因素共同作用下,AI 眼镜的市场起量或许会比预期更为迅速。​

中泰证券研报也认为,AI眼镜目前处于高速增长阶段,多厂商入局加速、产品矩阵丰富、价格带多元,模型搭载及AI功能升级进度可期。未来随着模型升级融合和用户功能需求扩充,AI眼镜的多模态需求有望加速成长,逐渐成为多场景通用的AI全能助手。​

综合来看,2025年AI眼镜行业在新品驱动、技术升级以及市场需求挖掘等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正站在行业增长的关键节点上,有望迎来爆发式增长,为消费者带来更多创新产品,也为相关产业链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