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根据数据,中国台湾地区注册汽车数量达868万辆,注册摩托车数量则高达1465万辆。如此庞大的车辆基数,使得交通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汽车与摩托车的混合通行状况,加剧了交通的复杂性,进而导致交通事故频繁发生。
而在交通管理领域,资讯工业策进会旗下的软体技术研究所(STI)取得了突破性进展。STI成功运用人工智能(AI)技术,实现了对各类交通违规行为的精准辨识。这项技术在台中市的应用成果显著,助力当地交通事故发生率降低了39%。
开发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技术的交通安全保护系统,旨在让道路更加安全。该系统不仅有助于推动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还能精准定位交通事故多发区域。“开发人工智能技术的关键在于数据,我们运用了Sardina数据库中记录的400万条数据,对基于人工智能的图像识别模型进行训练,并且还在持续不断地提升模型的准确性。” 不过,当前面临的挑战是如何确保该技术在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依然能够正常使用。
据了解,该系统具备强大的识别能力,能够准确识别轿车、出租车、摩托车、载人摩托车、货车、公共汽车、自行车以及行人。科技院透露,该系统率先在校园内进行测试,随后在基隆、新北市、台中和高雄等地展开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其识别准确率高达96%。
STI研究小组表示,非法掉头、闯红灯和非法右转是最为常见的交通违法行为。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全天候的交通监控,极大地提高了执法人员的部署效率,这也是台中市交通事故得以减少39%的重要原因。
“我们计划引入一种设备上人工智能评估系统,用于评估有意竞标全国各地技术辅助执法项目的不同承包商所开发的图像识别系统的准确性。” 这一举措有望进一步推动交通管理智能化的发展,提升各地交通管理水平。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