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 文心大模型 生成的文章摘要
英国研究人员正致力于开发一种具备自我修复能力的沥青。该项目的灵感来源于自然界中诸如肉类组织或树皮等具有自愈特性的系统。然而,就现阶段而言,普通沥青并不具备自我修复的内在机制,因此,研究人员面临的关键任务便是探寻究竟添加何种物质,才能赋予沥青这种神奇的“超能力”。而在这一探索过程中,人工智能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
研究人员借助Google Cloud机器学习模型,对众多可能赋予沥青自修复特性的材料展开筛选。同时,他们还利用Google Cloud的人工智能技术,深入研究沥青变脆以及开裂的过程和原理。基于这些研究所得的深刻见解,研究团队在实验用沥青中加入了一种不同寻常的成分—— 石松,也被称作松树碎。
石松孢子(L. clavatum孢子)具有“爆炸性”的特点,在过去,其常被用于制作闪光粉以及在引人瞩目的魔术表演中发挥作用。正是这种能够快速扩张的独特能力,使得石松对于沥青材料极具价值。在研究初期的一项实验中,研究团队发现,石松孢子可以与回收的油基沥青再生剂相结合,当孢子发生“爆炸”时,能够在一小时之内修复道路上出现的小裂缝。
虽然目前这种自修复沥青仍处于研发阶段,但研究人员坚信,它在降低基础设施建设相关的碳排放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据估算,每生产一吨沥青,会释放出40至75公斤(即88至165磅)的二氧化碳。研究人员表示,通过减少需要维修的道路数量,或许能够有效降低温室气体的排放。
「93913原创内容,转载请注明出处」